瀕臨失傳的民間工藝


奧國僅存的,手工靛藍布,染坊

5, 2003

The Koó Family

4 月 26 日與一班同好,參觀奧國僅存的手工藍布染坊,工坊位於 Steinberg,離維也納二小時車程。

Koo 夫婦非常熱忱的領我們參觀每一間工房,很仔細的講解每一項工序。Koo 氏所用的藍靛為木藍,幸好,早年從一家破產的工廠,一口氣買下大量的瓶裝 - 黏膠狀藍靛,存在地下室。Koo 夫妻皆上七十歲,子女各有專長,也不願從事這耗體力,耗時,又得靠天(睛,暖)吃飯的行業。

簡介 KOO 氏染印法:



舊式手提木雕花印版

   鑲金屬線的新式印模

純棉坏布先清洗去漿,燙平後,取印版沾上防染漿(每家各有秘方),一次次印在坯布上


另種印法 - 正反面用不同花款的雕花滾筒來印上防染漿


無漿處就會染上藍色,有印紋者則留白

   年前火災,最先搶救的就是這一櫥的寶貝

失傳的舊式滾筒:細木軸心外,捲上多層紙,再塗不知名的防水劑,百年不變形.


訂自瑞士的細純棉坯布

四公尺深的藍靛染缸,每次先清理舊泡沬,再補充入靛,攪缸 將固定於鐵框架的白布下缸 - 浸染,提出滴水,氧化,再垂下浸染 - 提起 - 如此重覆十次


熱水洗去防染漿劑


清水漂洗  


隨風飄揚,曬乾

緊密結實的坯布,才能同時染出前後二面花紋而不透過面


   特效:去漿後,再把布下缸,染一次,白色就變成淺淡藍色

老板娘的小店

  手工藍白花布 


清初,湖南藍白印花布

(1948年(曾紹杰老師從故鄉帶到台灣的紀念品)

手工藍白花布  印染方法:臘染,紮染,刮漿法(例:塗上綠豆粉,石灰粉等),夾纈(把布緊夾入雕花紋的木版中固定後,再入染)。


HICA

修復札記

天然植物藍靛

化學合成藍靛



藍靛又名青黛


藍草家族五大類


1.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蓼科)

2.木藍 Indigofera tinctoria L.(豆科)   歐洲 16 世紀起大量由印度進口

3.崧藍(茶藍)Isatis tinctoria L.(十字花科)

4.草大青 Isatis indigotica Fort.從 9 至 18 世紀在歐洲廣泛種植,用於染棉麻毛科,書畫紙。濃度弱

5.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Brem.(爵床科)


這五種植物皆可取葉莖來製成靛青染料,依當地土壤,氣候的生長環境而栽種。根部皆是藥材,崧藍,草大青,馬藍之根,莖可製成治感冒用的中藥 - 板藍根,最近成了治 SARS 病的大明星。

天然靛青染出的藍色,深厚,溫和,眼睛看得很舒服。這種藍色不是化學顏料可調出來,特意在 KOO 家,選了一塊無花紋的一色深藍布,帶到大布店去找類似的機染藍布,東選西選,搬進搬出,太陽下,店內燈光下,比了幾小時,天然的色彩還是生動。

植物細胞利用二氧化碳,光線,水份,氮製成許多化學結構。其中之一,如藍靛。1880 德人 Adolf von Baeyer 在實驗室中從碳,石油中提煉出化學合成藍靛染料,使用方便。1897 起 BASF 公司大量生產,並銷至世界各地(至今仍是最重要的廠),如抗戰時期普及穿著的陰丹士林布衣 (Indanthrene blau) 從此植性的藍靛,一蹶不起......

簡敘傳統中國鄉間製作藍靛的過程:

水解,去醣,氧化:

10 月中,收割 85 公分高的藍靛,割下葉子,丟進土坑浸泡,多次搗動加速溶解,發酵七天後撈出葉,加入蠣灰後不停急劇擊搗打成靛花泡沬,擴增與空氣中的氧接觸面,再加適量茶油,沈澱數小時後,初次篩過,沉澱數日,蒸發多餘水份,再用籮筐細濾,就成為泥塊狀的染料。

染布:

將塊狀的藍靛溶解於溫水缸,斷搗拌,多次加熟石灰去調酸鹼度,放置數小時,讓靛水再次發酵,發酵過程中產生氫氣、二氧化碳,可將靛藍還原成靛白。染布時重覆多次把布放入染缸浸染,提出,這時布織維帶上的靛白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氧化作用,白布才漸轉為藍色。

由於生產成本高,環保法規日嚴,歐洲幾家大化工廠合資在印度成立染料工廠 - DYESTAR - 最近業務也不甚佳,中國是近年最要的染料供應地。

除了用眼外,還如何分辦二者?天然植物藍靛帶有許多其他的成份,雜質。化學合成藍靛則成份簡純,濃度很高(這破壞生態環境原因之一)。用 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高性能液相色譜)分析,就很容易分辦出來。


請參考織品服飾數位博物館/工坊/染色

參考資料:
漢聲 108 集 - 夾纈 - 1997
中藥大辭典
"Handbuch der Naturfarbstoffe" H. Schweppe 1992參考資料:

漢聲 108 集 - 夾纈 - 1997

中藥大辭典

"Handbuch der Naturfarbstoffe" H. Schweppe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