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文建會文物保存維護研討會

木質與紙質文物維修入門課




HICA

修復札記

專題演講

第一部份: 地圖修復記        華海燕

第二部份: 地圖上的黃跡    徐靄可博士  ‭(‬Dr‭. ‬E‭. ‬Stroefer‭)‬


十六世紀教宗

大地圖之修復

 
 


第二部份:地圖上的黃跡                  英文稿 maptw-en.pdf

Part II: Yellow Coloring of the "Mappe Monde Nouvelle Papistique"

Dr. E. Stroefer 徐靄可博士


「教宗大地圖」在修復前滿佈黃跡。這幅木版畫及其襯紙及背後麻面都滲有黃色痕跡,它們不均勻地分佈在紙的表面,尤其密集出現在有生物侵害的部份,碰觸時,黃粉會沾黏在皮膚上。運送地圖的無酸性包裝紙及布也被染成黃色。

本修復處理的第一目標為去除地圖上的黃跡。在這篇演講裡,我會敘述如何達成預定目標,以及「黃」和「黃色色變」的一般性問題。修復師經常面臨如何判別「色」及「色變」的難題,檢視後如果判定色變必須清除,那麼便須找出一套可行的方法。而修復師所能尋求的資源中,卻受到限制為:

1. 他必須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檢查與修復的工作。為展覽而進行的修復,其展出日期經常是已經事先敲定。

2. 修復的目的不在援用最新的分析技術,做為特定的科學檢驗目標。修復師必須採用的是比較便捷的方法,藉以全盤掌握文物的組成物質的特性。

表一列出黃顏色與色變的情形,是依據以前的處理方法及文獻歸納得出。這裡我要特別感謝 Dr. Schweppe 有關黃顏料的研究 (1)。

「教宗大地圖」此一個案的考量在於此「黃跡」性質的測定,是:
1. 可溶於水的;
2. 在 pH 質介於 3.5 至 4.0 間,顯示顏色可由黃色變成無色的可逆特性。

最後觀察的結果非常重要。如果 pH 值提高,黃又會再度出現;增加酸性,黃會再度消失,如此反覆順逆來回,可反覆進行,

可視為一個典型的指示劑行為模式。

表一 黃顏色

黃色物質


無機礦物





木質素老化

    的產物


有機的

   芳香族染料




合成的酸性染料


合成的氧化

   還原化合物

範 例


赭石,雌黃

Schramm, Hering:

Historische Malmaterialien



酚化物聚合物                       



黃烷醇                               

Roth, Kormann,

Schweppe:Farbepflanzen




馬休黃苦味酸硝基酚



酉昆

判 斷


文物本身的一部份





可經漂白清除



文物本身的一部份




文物本身的一部份或是殺蟲劑



文物本身的一部份或是材質老化的產物

表二 列出理論的推演。指示劑的反應取決於物質的 pKa 值及發色基的顏色。

表三 黃顏色有機物質的 pKa 值




■表四 黃顏色 : 酚及其應用


從本表中,明顯証明黃色色變乃起因於酚的衍生物一硝基酚(nitrophenole)。 如同表一所示,硝基酚是早期的工業染料,也用來作為殺蟲劑或除霉劑。

明顯的証據顯示,本世紀三十年代時,曾採用硝基酚做為修復過程所使用的化學藥劑。1925 年,在東德 Sondershausen 城市檔案中找到的「教宗大地圖」,根據推測,其來源是十六世紀法國的新教徒,因不見容於其國內的天主教而出走,應德國君王的邀請而遷居所留下來的。本圖一經發現後,除了加框,還因黴霉生物的侵蝕而作了明顯的處理。

舉例說明酚及其應用。

在這種情況下,黃色物質顯然應該加以清除,修復的方法乃依據上述的指示劑反應模式,以微鹼性的水反覆清洗除去黃跡。

在這個例子裡,我們明顯看到為了保護受生物侵蝕的藝術品必須採取對策。化學合成物的確有效,但也同時產生副作用一黃色色變。還有許多為了保護而導致意外的副作用等例子,比如抗氧化劑用來減緩織品纖維老化,卻聯合紫外線與氧氣的作用而發黃,即是一例

■表五 黃顏色 : 所蒐藏白色織品上的黃斑點,stilbenquinons 與 BHT,BHA

說明抗氧化劑因本身的作用而成為有色體,最後造成織品的變色(2)。

例如 BHT 和 BHA 兩種化學藥品會產生 stilbenquinons

修復師要處理的是一個很複雜的體系,除了主要的成份如纖維素、澱粉、絲等等,還有添加劑。保護性的添加劑和抗氧化劑是用來保護主要的成份,避免其遭受生物或氧化作用侵害而老化。這個演講也說明一個保護性措施可能在日後會引起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書目 :

(1)Roth,Kormann,Schweppe

   草染植物 - 植物顏色 , Ecomed, Munich l992

(2)Schmidt

   紡織品精練 17(1982), p.254